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

尋找我的咖啡原點(之二,藍貓咖啡)

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不再去星巴克。接下來的咖啡記憶,在藍貓。而這是我第一次,也許也是唯一的一次,深深地愛上一間咖啡館。

 藍貓在我就讀的大學附近。說是附近,騎車過去也要5-10分鐘。大一上學期的某一天,跟著攝影社的學長姊們去了那間咖啡館,從此,一週裡面至少有兩到三天,我會去藍貓報到

 店門晚上六點才開,格子窗的玻璃門裡,透出鵝黃色的光。招牌是藍色的背景,前方用簡單的線條勾出一隻貓的輪廓,還有一杯咖啡。開了門進去......我還記得一樓的矮吧台,大約五六個座位,斜後方是一面窗玻璃,五個座位。在這裡,我可以見到健談又有個性的老闆娘,她的好朋友Fire,還有一週幾次來打工的茜茜

 廁所在二樓,裡面的浴缸拿來養魚。二樓座位還算寬,只是我一次也不曾在二樓喝咖啡

 在那個菸害防治法還沒上路的年代,我們可以在一樓大口大口地抽煙。菸灰缸裡總是放著咖啡渣,而Fire的面前的那個,總是整整齊齊地插著白長壽的煙屁股。他說:「我抽長壽不是因為它便宜,是因為它香!」令人懷念的,白長35元的年代。那時抽的金色大衛只要60呢

 而在這裡,也是我第一次深深感受到,我是被歡迎的,是完全被接受的。我還記得所有店裡的人--老闆娘、茜茜、Fire和其他的熟客,看到我進店門時開心歡迎的模樣。在那裡我第一次體驗到咖啡館與熟客、熟客與熟客之間的關係--我們並不真的認識對方,也從來沒有人想探詢每個人的隱私或背景,但卻可以無話不聊。談話可以淺薄,可以深入,也可以沉默。小小的空間,有著一種無可替代的尊重與溫暖,以及接受。那是我對咖啡館最美好的印象

 大概也是在這裡,第一次喝到espresso。一晚總要喀掉兩三杯。店裡賣的咖啡非常簡單--就是espresso,美式、拿鐵、卡布,還有單品。單品是用syphone煮的。在這裡第一次喝到哥斯大黎加,為它美味的酸著迷。也是在這裡第一次進到吧台內參觀、玩了義式咖啡填壓把手,學會煮syphone......許多的第一次。這裡的咖啡的味道,我再也不曾在別的地方喝到

 是藍貓讓我深深愛上咖啡,愛上咖啡館。如果要說我的咖啡原點,那就是在這裡

 (待續)

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

尋找我的咖啡原點(之一,首次咖啡館經驗)

 也沒什麼特別的理由,最近寫了些文章,開始回顧自己的咖啡經驗。藉由這樣的書寫,看看自己走來的路,看看咖啡館對我的意義,看看這個場所究竟是哪裡在吸引我。

 意外地收穫豐富。也就想跟大家分享。文章很長,分成幾篇......每週一次刊在《月亮上的吧檯手》和穆勒咖啡館粉絲頁/部落格。

 不知道要多說些什麼,只想感謝所有走過的路與碰到的人,還有感謝你們接受我的分享:)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 第一次喝義式咖啡,應當是在星巴克。真正確切的第一次已經記不得了。媽媽總是對新鮮事感興趣,也許又是跟著母親一起嘗鮮吧。

 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--原來有這種東西啊。巧克力碎片星冰樂、蛋蜜拿鐵......那時後還沒有什麼都想深入研究的精神,只覺得新鮮得很,而且很好喝。(是當年真的好喝,還是味蕾未開呢?)

 而也是在大安捷運站對面的星巴克,有了第一次說得上是咖啡館經驗的時光。

 確切的第一次一樣記不得了,但每週有一天,我會照常時間出門,7:30左右來到這間店,在二樓的座位待到快九點,翹掉一堂我最討厭的英文課。

 從二樓的大片窗玻璃,看著一群群和我穿著同樣制服的人們,從捷運站往學校的方向走。除了翹課的喜悅之外,還有一種當時無法描述的,跳脫出這一切,置身事外的感覺。在咖啡館,我和那些穿著同樣制服的人們,處在不同的世界。

 我和在咖啡館的人們,也處在不同的世界。在那裏,我確確實實是單獨的。而我喜歡這種一個人的感受。沒有耽溺於什麼,不在日常與課業中浮沉。

 只是一個人,在這裡,看著。

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不再去星巴克。接下來的咖啡記憶,在藍貓。而這是我第一次,也許也是唯一的一次,深深地愛上一間咖啡館。

 (待續)